痴迷于享受成功后的那种成就感!
老兄弟自己愿意挑起这些事,也让章成铭可以不用分出宝贵的精力来管理企业,他相信自己的这个老兄弟。
恒宝、恒玉以及星海的经营管理都不用他去费神,那星海的业务呢?
而星海这边的各种航天器、航天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以及组装有陆英豪这个巨头顶着。
经过这两年的多次实战磨炼,他在航天器方面的设计造诣已经愈发高深,航天业内,现在已经隐隐有剑指全国第一航天设计师的呼声出来。
这个还真不是吹捧,而是陆英豪真有这个潜力!也有这个背景实力!
通常来说,一个科学家一生只潜心专研某一个方向的研究领域,越到后面就越专精,研究方向也越窄。
在航天领域也是如此,研究火箭的一辈子几乎都是在和火箭打交道,很少会触及载人航天器、卫星这些相关领域。
陆英豪如果没有从国家研究机构里出来,也会走上这条路。
这个不是贬义,而是那个研究机构特定的研究方向,注定了他只会朝那一个方向埋头奋进。
但是星海飞跃的特殊情况却恰恰给了他一个全面接触整个航天全盘的平台!
他一来到星海飞跃就变成了万金油,整个大威四界火箭的所有零部件全部都是他亲自审核,与参与设计甚至组装!
到了下半年,他更是搞起了征途者1号这样的载人飞行器!
这就是涉及到载人航天器的设计和制作领域了!
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第二年还没等他喘口气,上半年和国家航天局就一直以关键设计人的身份,主持和参与了普罗、小胖子、远征十六到十八号最初的通用方案理念,再到设计以及后期研发的全部工作。
一个人能短短两年,一口气完成了一个载人航天器,六种火箭的设计工作,这放在赛里斯航天局里都已经是大牛级别的人物了!
更不用说,他还负责着下半年打近地轨道的胶基燃料生产工厂,以及环月空间站这一系列由航天局主完成的项目的监督和跟进协调工作!
这几个大件物品和远征十八火箭虽说都是航天局在弄,可里面很多东西因为星海也有参与,陆英豪这个星海的技术总工程师不可能不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玖爪别看是章成铭主负责的,但玖爪上的工作舱与环月空间站的对接方式、燃料、氧气、电源、工作装备、采样物品的转移,还有返回环月舱后如何清洁机体内部……
这些连接、转移要不要和航天局经常沟通?
没有沟通好的话,搞不好弄出当年太阳神登月中,登月舱和返回舱两个舱段的空气净化器接口居然是两个形状的故事!
因为登月舱和返回舱是两套班组分别设计的,中间又没有足够的协调,工期又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直到太阳神13号登月中发生事故,登月舱的维生氧气再生设备出现问题,航天员面临缺氧险境,指挥中心决定使用返回舱的空气再生器来维持航天员生命。
但是这时候才发现。
两个舱段的氧气再生装置的接口:
一个是方口!
另一个是圆口!
根本没法怼在一起发挥出净化空气的作用!
最后没办法,还是用胶带和其它物品的塑料薄膜临时怼上去,强行将接口处的缝隙给堵死,这才让三名航天员没有因为一个接口的不同而眼睁睁的缺氧而死!
所以不同的部门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和协调,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还好当时想办法应急解决了这个问题,要不然这个就不是故事……
而是事故了!
所以陆英豪在星海的两年时间里,因为星海的缘故,他不仅设计了多枚火箭,而且还参与了载人航天器,空间站,甚至登月的多种设备的设计和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他对航天领域涉猎的全面性,已经超越了无数同行。
而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在整个赛里斯,甚至是全世界……
也没几个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陆英豪别看他只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技术总工,但航天局里也没人敢小觑。
所以才有人放言,以星海在航天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对航天科技的涉猎深度,陆英豪的技术实力水平绝对是全国第一设计师的高度!
不过这几天,这位未来第一设计师却终于第一次没啥事做,到工厂……
他被现在特别喜欢踢人屁股的车间主任老孙给踢了出来。
在设计室,他被自己的师弟小赵给撵了出去……
甚至去自己的办公室想看看工程进度,都被保密局的人给婉拒。
原因无它——
黄添荣这个副总直接以公司行政安排起草文件,老总章成铭亲自签署颁发的人事假期;在三天前给他强制安排放婚假,一旦他出现在厂区,所有人都不能与之有工作上的联系!
违者重罚
第75章 人事(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